安徽蚌埠:链聚“绿”能 城迎“新”生
发布日期:2025-09-26提到光伏组件,很多人印象里都是黑色或深蓝色光伏板。虽然高效可靠,但是单一的颜色常常与建筑风格难以协调,尤其在民居屋顶、历史街区、文旅小镇等场景中,传统光伏组件如同“工业补丁”。
如今,在蚌埠市高新区的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,这一印象正在被改写。随着彩色光伏组件的批量生产,一种既要“高效发电”,又要“兼顾美观”的新型光伏组件,正实现新的突破。
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彩色光伏板。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
走进该公司展厅,记者看到,彩色光伏板通过光子晶体、油墨打印、介质膜层等技术,实现了红、蓝、绿、金等多元色彩,甚至能定制图案、LOGO或艺术纹样。这些色彩不再是简单的视觉符号,而是科技与建筑对话的全新语言。
“彩色光伏板的出现,不只是材料技术的一次跃进,更是能源产品向‘美学价值’延展的标志。”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王昌华说。
除了外观上的突破,光电转换效率同样令人瞩目。在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化生产线上,经过镀膜、溅射、加热、封装等工序,一块块太阳能电池组件被生产出来,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组件实现20.3%的光电转换效率,打破国外垄断。
作为淮河之畔历史名城,蚌埠正从“工业重镇”向“创新高地”转型,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正是产业向“新”的典型。
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线。受访者供图
蚌埠高新区科技经济信息化局副局长张璟煜介绍,作为安徽省首批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城市,蚌埠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,并集聚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力量,着力打造了一批光伏和新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、新应用场景,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聚链成势。
在新能源发电领域,形成“生活垃圾—发电”“农林生物质—发电”等多条循环产业链条;
在光伏领域,形成以“硅砂加工—光伏玻璃、背板、电池片、EVA胶膜—电池组件—光伏电站”为主线的产业发展链条;
在锂电池领域,形成以“正负极材料、电解液、隔膜—电芯—动力和储能电池制造、电池管理系统—废旧电池回收”为主线的产业发展链条……
一条条产业链在不断延长变强,新能源产业正呈现集群发展态势,构筑起蚌埠高质量发展的“四梁八柱”。
蚌埠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成功,得益于产业的高度集聚。反过来看,终端产品的快速迭代,会带来产业链更快的响应能力,倒逼上游企业不断突破技术、材料的限制。
在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一种被称为锂电池安全“保护神”的勃姆石锂电池用无机非金属涂覆材料市场需求激增,该企业成为全球锂电池用勃姆石的主力供应商。
根据客户需求,该企业持续推动产品的更新迭代,通过精确控制中位粒径,已成功研发出超薄涂覆材料,并已实现量产。
俯瞰蚌埠高新区工厂屋顶的光伏板。蚌埠高新区管委会党政办供图
由此可见,从彩色光伏的技术突围,到勃姆石材料的全球领先,再到全市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,蚌埠正以创新为引擎,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升级。
据统计,今年1—7月,蚌埠市集聚光储规上企业57户,实现产值60.2亿元;光伏、储能装机规模分别达275万千瓦、441万千瓦,较去年底增长21.7%、47.8%。
一条绿色产业链,不仅构筑起区域经济的坚实底座,更点亮了蚌埠从传统工业城市向绿色智慧能源高地转型的崭新路径。
-

人才引擎发力 风沙前沿民勤生态产业双提升
甘肃武威市民勤县沙咀墩规模精准固沙造林示范区内,新栽植沙生灌木长势良好。民勤县林草局高级工程师高峰向年轻的同事介绍“固身削顶”的治沙方法,在这个三面环沙的地方,
发布日期:2025-10-24 -

金口河:林下黄连“苦”转“甜” 生态产业结出共富果
初秋时节,金口河区群山叠翠、云雾缭绕。在金河镇吉星村黄柏现代中药材种植园区内,村民们穿梭于繁茂的林木间,小心翼翼栽种黄连幼苗。这株曾因“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”
发布日期:2025-10-24 -

实干驱动产业 技能照亮前程2025年川渝节能环保人才技能大赛决赛盛大开幕
2025年川渝节能环保人才技能大赛决赛在都江堰举行。大赛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、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、四川省节能监管事务中心、重庆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联合主办,以
发布日期:2025-10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