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环保产业年营收连续三年超2.2万亿元
发布日期:2025-07-18近日,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(2024)》发布。《报告》显示,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年营收规模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。大气、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持续提高。
《报告》显示,到2024年,我国环保产业年营收已经连续三年超过2.2万亿元,形成覆盖大气、水、固废、土壤、环境监测、生态修复、减污降碳等重点领域。在产业中,民营企业数量占从业单位总数的90%以上,技术水平显著提升。
目前我国环境治理市场正由“增量扩张”向“存量优化”转变。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,全国95%以上的煤电机组都实现了超低排放。钢铁、水泥、有色金属等工业行业的超低排放与减污降碳正在加大力度。今年,全国80%以上钢铁产能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,而有色金属、玻璃、陶瓷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将超过50%。
水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点将向生态治理、农村乡镇转移。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领域,工业固废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将成为未来的潜在市场。
此外,我国环保产业正在向绿色化、数智化方向转型。低碳污水厂、低碳垃圾发电厂加速建设,环境监测技术向自动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。
-最新推荐-
-
全国生态日|宁波“绿色镇行动”走进环保设施开放单位
正值第三个全国生态日,由浙江省宁波市生态环境局镇海分局主办的“绿色镇行动”环保科普研学活动,带领20多对亲子家庭走进全国第五批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——岚山净化水
发布日期:2025-08-20 -
生态文明导刊丨魏新军:更加准确理解现行环保法中保护优先原则
现行环保法中的保护优先原则,鲜明地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:要在防范环境风险、降低环境损害上优先采取措施,而非将环境保护的“防线”后撤至最终的污染治理上,即坚决不能先
发布日期:2025-08-20 -
环保龙头掌舵者突遭留置!2025年15家上市公司高管频触红线
面对高管违法违规行为,监管层正采取“宽严相济”的差异化策略:对情节较轻者快速解除留置,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经营冲击;对情节严重者依法严惩,形成震慑效应。“快速纠偏
发布日期:2025-08-20